您好,欢迎莅临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您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咨询热线:

734-883-7967

消毒与灭菌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03 06:30人气:

  3.1.1.1 适用范围: 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3.1.1.2压力蒸汽灭菌器: 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蒸汽压力灭菌器二大类。

  (1)灭菌原理: 利用重力置换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排出的冷空气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达到灭菌。

  ③将灭菌器的热源打开,开启排气阀排完空气后(约在水沸腾后10min~15min)关闭排气阀;

  ③夹层压力达102.9kPa(1.05kg/cm2)时,调整控制阀到“灭菌”位置,蒸汽通入灭菌室内,柜内冷空气和冷凝水经柜室阻气器自动排出;

  ⑤需要干燥的物品,灭菌后调整控制阀**“干燥”位置,蒸汽被抽出,柜室内呈负压,维持一定时间物品即达干燥要求。

  ⑥对液体类物品,应待自然冷却到60℃以下,再开门取物,不得使用快速排出蒸汽法,以防突然减压,液体剧烈沸腾或容器爆炸。

  3.1.1.4 预线)灭菌原理: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蒸汽压力达205.8kPa(2.1kg/cm2),温度达132℃或以上,开始灭菌,到达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迅速干燥。根据一次性或多次抽真空的不同,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二种,后者因多次抽真空,空气排除更彻底,效果更可靠。

  ③启动真空泵,抽除柜室内空气使压力达2.0 kPa~2.7 kPa(排除柜室内空气98%左右);

  ④停止抽气,向柜室内输入饱和蒸汽,使柜内压力达205.8 kPa(2.1kg/cm2),温度达132℃,维持灭菌时间4min;

  ⑥通入过滤后的洁净干燥空气,使灭菌室压力回复为零,温度降**60℃以下,即可开门取出物品。

  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方法: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整个过程需29 min~36min。

  ④停止抽气,向柜室内输入饱和蒸汽,使柜室内压力达49kPa(0.5kg/cm2),温度达106℃~112℃,关闭蒸汽阀;

  ⑦停止输入蒸汽,抽气,当压力降到8.0kPa,打开进气阀,使空气经高效滤器进入柜室内,使内外压力平衡;

  ⑨待柜室内外压力平衡(恢复到零位),温度降**60℃以下,即可开门取出物品。

  5)检查蒸汽调节阀是否灵活、准确、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标示的状况是否吻合,排气口温度计是否完好;

  7)手提式和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主体与顶盖必须无裂缝和变形; 无排气软管或软管锈蚀的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得使用;

  8)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输入蒸汽的压力不宜过高,夹层的温度不能高于灭菌室的温度;

  9)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进行一次B-D(Bowie-Dick Test)测试,检测它们的空气排除效果。具体作法是:B-D测试包由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cm2cm、宽25cm2cm、高25cm~28cm大小的布包裹;将专门的B-D测试纸,放入布测试包的中间;测试包的重量为4kg5%或用一次性B-D测试包。B-D测试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柜内 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 134℃,3.5min~4min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变化,均匀一致变色,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锅可以使用;反之,则灭菌锅有冷空气残留,需检查B-D测试失败原因,直**B-D测试通过后该锅方能使用。

  10)下排气、预真空及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照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可分为: 下排气,预真空和正压排气法三种。其灭菌参数如时间和温度由灭菌器性质、灭菌物品材料性质(带孔和不带孔)、是否而定(见表3 -1)。一般灭菌时要求灭菌物品。为了加快灭菌速度,快速灭菌法的灭菌周期一般不包括干燥阶段,因此灭菌完毕,灭菌物品往往是湿的; 为了避免污染,不管是否包裹,取出的物品应尽快使用,不能储存,无有效期。

  1)包装材料应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入。市售普通铝饭盒与搪瓷盒,不得用于装放待灭菌的物品,应用自动启闭式或带通气孔的器具装放;

  2)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全棉布;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如纸塑包装);带孔的金属或玻璃容器等。对于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必须经G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新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应先用生物指示物验证灭菌效果后方可使用。包装材料使用前应放在温度18℃~22℃,相对湿度 35%~70% 条件下放置2h,仔细检查有无残缺破损;

  3)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用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不超过5kg ;

  4)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经清洗后才可再次使用;

  5)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若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用器皿的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毛巾或纱布隔开,以利蒸汽渗入;

  6)灭菌物品能拆卸的必须拆卸,如对注射器进行包装时,管芯应抽出。必须暴露物品的各个表面(如剪刀和血管钳必须充分撑开)以利灭菌因子接触所有物体表面。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盖打开,开口向下或侧放。管腔类物品如导管、针和管腔内部先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湿,然后立即灭菌;

  7)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

  1)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 ;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2)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若必须将不同类物品装放在一起,则以**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

  3)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相互间均应间隔一定距离以利蒸汽置换空气;大型灭菌器,物品应放于柜室或推车上的载物架上;无载物架的中小型灭菌器,可将物品放于网篮中;

  4)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上层,物品装放不能贴靠门和四壁,以防吸入较多的冷凝水;

  5)金属包应平放,盘、碟、碗等应处于竖立的位置;纤维织物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②湿包和有明显水渍的包不作为无菌包使用;启闭式容器,检查筛孔是否已关闭;

  ③检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未达到或有可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发放**科室使用;开包使用前应检查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未达到或有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④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⑦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册,记录灭菌物品包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和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有温度,时间记录装置的,应将记录纸归档备查;

  ⑧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应每日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当怀疑或发现有污染可能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物品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以防再污染;

  ⑨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入洁净区的柜橱(或架子上,推车内);柜橱或架子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成,表面再涂以不易剥蚀脱落的涂料,使之易于清洁和消毒;灭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0cm~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远于5cm处的载物架上,顺序排放,分类放置,并加盖防尘罩;无菌物品储存在密闭柜厨并有清洁与消毒措施,专室专用,专人负责,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⑩储存的有效期受包装材料、封口的严密性、灭菌条件、储存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对于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一般建议,温度25℃以下10d~14d,潮湿多雨季节应缩短天数;对于其它包装材料如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如证实该包装材料能阻挡微生物渗入,其有效期可相应延长,**少为半年以上。

  3.1.2.1适用范围: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用于不耐湿热的器械的灭菌;用于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和金属等制品的消毒灭菌。

  (2)干烤: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灭菌条件为:160℃,2h ;或者170℃,1h;或者180℃,30min。多采用机械对流型烤箱。

  (3)注意事项:待灭菌的物品干热灭菌前应洗净,防止造成灭菌失败或污物炭化;玻璃器皿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以防止炸裂。

  物品包装不能过大,不超过10cm×10cm×20cm,物品不能超过烤箱的高度的2/3,物品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可放入一只手),油剂、粉剂的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

  去污就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被洗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

  (1)物品本身的复杂性,如管腔和表面不光滑的物品很难清洗;一般情况下,复杂物品必须尽可能折下,用含酶洗涤剂浸泡后手工仔细刷洗。

  (3)物品上残留有机物的数量和状况;有机物会影响灭菌的成功,有机物越多,则灭菌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如物品上有机物变干,则清洗时很难将有机物彻底去除。

  (1)自来水清洗: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但对软化或去除干的污物无效;自来水只适用于污染较轻、无有机物污染、表面光滑物品的清洗。

  (2)清洁剂: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松解干的污物,但需配合其它机械活动去除污物。注意很多清洁剂尤其是家用洗涤剂有一定腐蚀性,使用时应防止对金属器械尤其是一些精密医疗仪器的破坏。

  (3)酶清洗剂:酶可有效地分解和去除干和湿润的污物;酶有单酶和多酶,前者只能分解污物中的蛋白质,后者可分解所有的有机污物。如配合使用自动清洗器、超声波等,则清洗效果更佳。酶主要用于污染较重、尤其是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物品的清洗。

  (4) pH 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无机污物的清洗;pH 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有机污物如血、脂肪和粪便的清洗;金属器械主要选择弱碱性洗涤剂。

  3.1.3.3 去污的过程包括6个步骤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1)分类:**好使用完毕即进行分类,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进行分类;锐利物品必须放在防刺容器内进行运输;污物要保持湿润防止干燥,如不能在1h~2h之内及时清洗,须将物品浸于冷水或含酶液体中。

  (2)浸泡:浸泡可防止污物变干和软化或去除污物;对于有大量有机物污染或污染物已干可先用酶洗涤剂浸泡**少2min以上。

  1)手工清洗:对于无机器清洗设备或一些复杂物品如各种内镜、导管等必须手工清洗;清洗人员必须注意自身保护:戴厚的橡胶手套;戴面罩以保护眼、鼻、口黏膜;穿防水衣服或穿围裙和袖套;头套完全遮盖头发。需有专门的清洗槽和清洗空间;清洗时应避免水的泼溅和气溶胶的形成。

  2)清洗器清洗:有全自动和半自动清洗器和专用设备清洗器;这些清洗器一般包括冷水清洗、洗涤剂清洗、漂洗和**后热水消毒(水温为80℃~90℃,**少可达中等水平消毒)和干燥过程。因此机器清洗勿需先预处理消毒。

  3)超声波清洗:超声波主要是用于去除医疗器械内小的碎屑,为此超声清洗前必须先初步清洗以除去大的污物;在使用前应让机器运转5min~10min以排除溶解的空气;机器内加酶可大大提高超声清洗的效率;清洗水**少每8h应更换。

  3)复杂物品必须手工清洗,有机物污染较重、污物已干、物品较复杂应预先用酶洗涤剂浸泡2min以上;

  4)一般情况下主张先清洗,但必须注意自身保护;尽量不要直接用手对尖锐物分类和清洗;避免污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因条件所限和其它原因不能很好地做到自身防护应先消毒后清洗;

  5)医院供应室必须具备专门的污物处理间,对于科室内清洗应有专门的空间并配备专门的洗涤槽。

  3.1.4 紫外线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3.1.4.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 波紫外线nm,杀菌作用**强的波段是 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G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7nm 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 70W/cm2 (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W/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功率 30W)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3) 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 H 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 1mg/h。

  4)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184.9nm 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8) 紫外线)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 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快速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3) 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或直管高臭氧紫外线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1)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 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 紫外线℃,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 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1) 照射方式:**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 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 000W.s/cm2;杀灭细菌芽孢时应达到100 000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600 000W.s/cm2,但一般致病性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弱;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 000W.s/cm2。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例如,用辐照强度为 70W/cm2 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 100 000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间接照射法:**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 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m 处的强度 70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 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3) 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须达到G家规定标准。

  (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 或高于 40℃,相对湿度大于 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3.1.5.1 概述: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

  3.1.5.3 使用方法:医院中常用的甲醛消毒剂有和多聚甲醛两种。甲醛气体可通过加热或多聚甲醛获得,也可采用甲醛消毒液雾化法得到。

  使用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甲醛消毒、灭菌箱中进行,消毒灭菌箱必须有良好的甲醛定量加入和气化装置。甲醛消毒或灭菌箱必须有可靠的密闭性能,消毒、灭菌过程中,不得有甲醛气体漏出。具体操作可按说明书执行。

  (3) 被消毒物品应摊开放置,中间应留有一定空隙,污染表面应尽量暴露,以便甲醛气体有效地与之接触。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芳香醚味,沸点为10.8℃,嗅阈值为760 mg/m3~1064mg/m3,密度为1.52;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其**低燃烧浓度为3%。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

  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属灭菌剂。

  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环氧乙烷是目前**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

  影响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因素很多,只有严格控制有关因素,才能达到灭菌效果。

  由于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对人有毒,所以必须在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

  1)目前使用的环氧乙烷灭菌器种类很多,大型的容器有数十立方米,中等的有1m3~10m3,小型的有零点几**1m3。它们各有不同的用途。

  2)大型环氧乙烷灭菌器:一般用于大量处理物品的灭菌,用药量为0.8kg/m3~1.2kg/m3,

  3)中型环氧乙烷灭菌器:一般用于一次性使用诊疗用品的灭菌。这种灭菌设备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可用纯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一般要求灭菌条件为:浓度,800 mg/L~1000mg/L,温度,55℃~60℃,相对湿度60%~80%,作用时间6 h。灭菌物品常用可透过环氧乙烷的塑料薄膜密闭包装。如果在小包装上带有可过滤空气的滤膜,则灭菌效果更好。

  4)小型环氧乙烷灭菌器,多用于医疗卫生部门处理少量医疗器械和用品,目前有100%纯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这类灭菌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可自动抽真空,自动加药,自动调节温度和相对湿度,可自动控制灭菌时间。

  5)对中型和小型环氧乙烷灭菌器的要求是:有较好的耐压性能和密闭性能,应能承受1.25倍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无变性和渗漏,可以抽线 kPa以上;加药量准确,保温性能好,可以调节消毒器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消毒后用外环境空气冲洗时,输入的空气经过高效滤器,可滤除0.3m粒子的99.6%以上;排出的残余环氧乙烷经无害化处理,灭菌物品中残留环氧乙烷应低于15.2mg/m3;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低于2mg/m3。

  (2)灭菌前物品准备与包装: 需灭菌的物品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注意不能用生理盐水清洗,灭菌物品上不能有水滴或水份太多,以免造成环氧乙烷稀释和水解。环氧乙烷几乎可用于所有医疗用品的灭菌,但不适用于食品、液体、油脂类、滑石粉和动物饲料等的灭菌。适合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有纸、复合透析纸、布、无纺布、通气型硬质容器、聚乙烯等;不能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包装材料有金属箔、聚氯乙烯、玻璃纸、尼龙、聚酯、聚偏二氯乙烯、不能通透的聚丙烯。改变包装材料应作验证,以保证被灭菌物品灭菌的可靠性。

  (3)灭菌物品装载: 灭菌柜内装载物品上下左右均应有空隙(灭菌物品不能接触柜壁),物品应放于金属网状篮筐内或金属网架上;物品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内总体积的80%。

  (4)灭菌处理: 应按照环氧乙烷灭菌器生产厂家的操作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根据灭菌物品种类、包装、装载量与方式不同,选择合适的灭菌参数。

  1)浓度、温度和灭菌时间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浓度增加,可使灭菌时间缩短。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时必须合理选择温度、浓度和时间参数。

  2)控制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和物品的含水量: 细菌本身含水量和灭菌物品含水量,对环氧乙烷的灭菌效果均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以相对湿度在60%~80% 为**好。含水量太少,影响环氧乙烷的渗透和环氧乙烷的烷基化作用,降低其杀菌能力;含水量太多,环氧乙烷被稀释和水解,也影响灭菌效果。为了达到理想的湿度水平,**步是灭菌物必须先预湿,一般要求灭菌物放在50%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少2h以上;第二步可用加湿装置保证柜室内理想的湿度水平。

  3)注意菌体外保护物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菌体表面含有的有机物越多,越难杀灭;有机物不仅可影响环氧乙烷的穿透,而且可消耗部分环氧乙烷。在无机盐或有机物晶体中的微生物,用环氧乙烷难以杀灭。因此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前,必须将物品上有机和无机污物充分清洗干净,以保证灭菌成功。

  ①环氧乙烷灭菌程序需包括预热、预湿、抽真空、通入气化环氧乙烷达到预定浓度、维持灭菌时间、清除灭菌柜内环氧乙烷气体、解析以去除灭菌物品内环氧乙烷的残留。

  ②环氧乙烷灭菌时可采用100%纯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禁止使用氟利昂。

  ③解析可以在环氧乙烷灭菌柜内继续进行,也可以放入专门的通风柜内,不应采用自然通风法。反复输入的空气应经过高效过滤,可滤除0.3um粒子99.6%以上。

  ④环氧乙烷残留主要是指环氧乙烷灭菌后留在物品和包装材料内的环氧乙烷和它的两个副产品氯乙醇乙烷和乙二醇乙烷;接触过量环氧乙烷残留可引起病人灼伤和刺激。环氧乙烷残留的多少与灭菌物品材料、灭菌的参数、包装材料和包装大小、装载量、解析参数等有关。聚氯乙烯导管在60℃时,解析8h;50℃时,解析12h。 有些材料可缩短解析时间,如金属和玻璃可立即使用,有些材料需延长解析时间如内置起搏器。灭菌物品中残留环氧乙烷应低于15.2mg/m3;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低于2mg/m3。

  5)环氧乙烷排放: 医院环氧乙烷排放**大气,安装时要求: 必须有专门的排气管道系统,排气管材料必须为环氧乙烷不能通透如铜管等。距排气口7.6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易燃物和建筑物的入风口如门或窗;若排气管的垂直部分长度超过3m时必须加装集水器,勿使排气管有凹陷或回圈造成水气聚积或冬季时结冰,阻塞管道;排气管应导**室外,并于出口处反转向下,以防止水气留在管壁或造成管壁阻塞;必须请专业的安装工程师,并结合环氧乙烷灭菌器生产厂商的要求进行安装。如环氧乙烷向水中排放,整个排放系统(管道,水槽等)必须密封,否则大量带热的环氧乙烷会由水中溢出,污染周围的工作环境。

  (1)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安装要求: 环氧乙烷灭菌器必须安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勿将它置于接近火源的地方。为方便维修及定期保养,环氧乙烷灭菌器各侧(包括上方)应预留51cm空间。应安装专门的排气管道,且与大楼其它排气管道完全隔离。

  2)环氧乙烷存放处,应无火源,无转动之马达,无日晒,通风好,温度低于40℃,但不能将其放冰箱内。严格按照G家制定的有关易燃易爆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处理。

  5)应对环氧乙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过度接触环氧乙烷后,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 皮肤接触后,用水冲洗接触处**少15min,同时脱去脏衣服; 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少冲洗眼10min,遇前述情况,均应尽快就诊。

  臭氧在常温下为强氧化性气体,其密度为 1.68 (空气为 1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3%)。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在医院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下列几种。

  (2)物品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工用具、衣物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2) 医院污水处理:用臭氧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是:污水先进入一级沉淀池,净化后进入二级净化池,处理后进入调节储水池,通过污水泵抽入接触塔,在塔内与臭氧充分接触10min~15min后排放。

  一般 300 张床位的医院,建一个污水处理能力 18t/h~20t/h 的臭氧处理系统,采用 15 mg/L~20mg/L 臭氧投入量,作用 10min~15min,处理后的污水清亮透明,无臭味,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数均可符合G家污水排放标准。

  (3) 医院游泳池水的处理:臭氧消毒游泳池水的优点是:杀菌力强,速度快,对肠道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对游泳池设施不造成腐蚀和毁坏;能改善水质,脱色、除臭,处理后的水晶莹清澈;对游泳者无刺激性。缺点是:臭氧在水中分解快,消毒作用持续时间短,不能清除持续污染。

  一般来说,臭氧的投入量为1 mg/L~1.7mg/L,接触时间1min~2min,即可获得理想的消毒效果,水质也会有明显的改善,用于游泳池循环水处理,投入臭氧量为 2mg/L。

  (4) 空气消毒:臭氧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采用20mg/m3 浓度的臭氧,作用 30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 以上。

  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封闭空间,且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后**少过 30min 才能进入。可用于手术室,病房,工厂无菌车间等场所的空气消毒。

  1)用臭氧气体消毒,臭氧对物品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作用缓慢,一般要求 60mg/m3 ,相对湿度 70%,作用 60 min~120min 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2) 用臭氧水消毒:要求水中臭氧浓度10mg/L,作用时间60min以上。

  (2) 臭氧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害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橡胶老化,变色,弹性降低,以致变脆、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等。使用时应注意。

  (3) 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pH、水的浑浊度、水的色度等。使用时应加以控制。

  (1) 概述: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经典的戊二醛常用灭菌浓度为2%。增效的复方戊二醛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准使用的浓度。

  1)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10h 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2)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min~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 0.5% 亚硝酸钠防锈。

  3)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1) 概述: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其浓度为 16%~20%(W/V)。

  1)消毒液配制: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 A、B 两液混合。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用去离子水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步骤是:

  ①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05% (5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 (10000mg/L) 过氧乙酸浸泡5min,灭菌时,浸泡 30min。然后,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1) 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 12% 时禁止使用。

  4) 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5) 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1) 概述: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1) 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去离子水将过氧化氢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步骤按 3.1.8.2(3)1) 进行。

  ①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 3% 过氧化氢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30 min。

  ②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 其它方法: 用 1.0%~1.5% 过氧化氢嗽口; 用 3% 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复方过氧化氢空气消毒剂喷雾等。

  5) 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1) 概述:二溴海因是一种释放有效溴的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属高效、广谱消毒剂。

  (2) 适用范围:可用于饮水、污水和游泳池水消毒、医疗卫生单位环境物体和诊疗用品消毒,餐具、茶具、水果、蔬菜消毒等。

  1)消毒液的配制:加有助溶剂的G产二溴海因消毒剂有效溴含量50%,易溶于水,使用时可用去离子水配成消毒液,或将浓的二溴海因消毒液用去离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消毒液。采用浸泡、擦拭或喷洒法消毒。

  2)浸泡法消毒:将洗净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作用**预定时间后取出。对一般污染物品。用250mg/L~500mg/L二溴海因,作用30min,对致病性芽孢菌污染物品,用1000mg/L~2000mg/L浓度,作用30min。

  3)擦拭法:对大件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可用擦拭法。消毒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4)喷洒法:对一般物品表面,用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均匀喷洒,作用30min;对致病性芽孢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物品,用1000mg/L~2000mg/L浓度消毒液喷洒,作用60min。

  5)对水的消毒:消毒剂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倒入消毒水中,用量为5mg/L~10mg/L,视水质污染情况而定。用作游泳池水消毒和污水消毒时,应视水质决定用量和作用时间。

  (1) 概述: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的特点,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 食品加工、餐(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

  1) 消毒液配制:使用前,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先加活化剂。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去离子水将二氧化氯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步骤按 3.1.8.2(3)1) 进行。

  ①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或灭菌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100mg/L~250mg/L 二氧化氯溶液浸泡 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500mg/L 二氧化氯浸泡 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1000mg/L 二氧化氯浸泡 30min。

  ②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 500mg/L 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 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 1000mg/L 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 60min。

  ④饮水消毒法。在饮用水源水中加入 5mg/L 的二氧化氯,作用 5min,使大肠杆菌数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3)二氧化氯对金属有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

  (1) 概述: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消毒液不稳定等特点。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①液氯,含氯量99.5%(W/W)。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 80%(W/W)。④三合二,含有效氯 56%(W/W)。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 10%(W/W)。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 60%(W/W)。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 85%~90% W/W)。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 2.6%(W/W)。

  1) 消毒液配制 根据有效氯含量,用蒸馏水将含氯消毒剂配制成所需浓度溶液。

  ①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

  ②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3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60min 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④ 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 2h后排放。

  1) 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

  3) 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1) 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其含量为 95%(V/V)。

  1) 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步骤按 3.1.8.2(2)1) 进行。

  ①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3)注意: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1) 概述: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① 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碘伏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30min。

  ② 擦拭法:对皮肤、粘膜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时,用浸有碘伏消毒液的无菌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对外科洗手用含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min。对于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的消毒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共2min;对口腔粘膜及创口粘膜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 500 mg/L~1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 min~5min。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市售碘伏棉签(含有效碘2000mg/L)擦拭,作用2 min~3min。

  ③ 冲洗法。对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 min~5min。

  (1) 概述:包括醋酸氯己定和葡萄糖酸氯己定和聚六亚甲基胍等。均属低效消毒剂,具有速效杀菌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对金属和织物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轻微,稳定性好等特点。

  ① 擦拭法。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的消毒。用 5000mg/L醋酸氯己定-乙醇(70%)溶液局部擦拭 2 遍,作用 2min;对伤口创面消毒,用 5000mg/L 醋酸氯己定水溶液擦拭创面 2遍~3遍,作用 2min。外科洗手可用相同浓度和作用时间。

  ② 冲洗法。对、膀胱或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 500mg/L~1000mg/L醋酸氯己定水溶液冲洗,**冲洗液变清为止。

  (1) 概述:本类消毒剂包括单链季胺盐和双长链季胺盐两类,前者只能杀灭某些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属低效消毒剂,例如新洁尔灭;后者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某些真菌和病毒。季胺盐类可与乙醇或异丙醇配成复方制剂,其杀菌效果明显增加。季胺盐类消毒剂的特点是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毒性小,稳定性好,对消毒物品无损害等。

  1)皮肤消毒:单链季胺盐消毒剂500mg/L~1000mg/L,皮肤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min~5min,或用双链季胺盐500mg/L,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2min~5min。

  3)环境表面消毒: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择用双链还是用单链季胺盐消毒剂,一般用1000mg/L~2000mg/L,浸泡、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时间30min。

  3)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微生物对季胺盐类化合物有抗药作用,对有抗性微生物消毒时,应加大剂量。

  (1)概述: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ORP),低pH,含低浓度的有效氯的水,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氯味,其氧化还原电位(ORP)大于或等于1100mV,pH值在2.7以下,有效氯含量一般为25 mg/L~50mg/L。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氯和快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对各种微生物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具有杀菌速度快、安全可靠、不留残毒、有利于环保等特点。

  (2)适用范围:酸性氧化电位水目前主要用于手、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用于餐饮具、瓜果蔬菜的消毒和物品表面的消毒以及内镜的冲洗消毒。

  (3)使用方法:消毒时只能使用其原液。手的卫生消毒,流动浸泡[见2.1.5.8.4(2)③]1min ~3min。皮肤粘膜的消毒,流动浸泡3 min ~5 min。餐饮具的消毒,流动浸泡10min、瓜果蔬菜的消毒,流动浸泡3 min~5 min。胃肠内镜的消毒,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环境和物品表面的消毒,擦洗浸泡10min~15min肝炎病毒污染的物品的消毒,流动浸泡15min。。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室温、密闭、避光的条件下,较稳定,可保存1个月。但在室温暴露的条件下,不稳定,故不宜长期保存,**好现用现制备。

  1)在有机物存在下对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有明显影响,所以被消毒物品必须清洗干净。

  2)对不锈钢无腐蚀,对铜、铝和碳钢有轻度腐蚀性用于此类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消毒应慎用。

  3)酸性氧化电位水宜现生产现使用,或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使用要求使用。

  4)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浓度监测可用精密pH试纸测定酸碱度,用测氯试纸测定有效氯含量,可直接从酸性氧化电位水发生器上读取ORP值。

  (1)消除污染:非感染症病人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应选用加酶洗涤剂浸泡擦洗或选用洗净消毒装置或超声清洗装置清洗去污。

  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分别采用物理或化学消毒方法处理,消毒选用洗净消毒装置或超声清洗装置煮沸80℃~93℃40min或选用500mg/L~1000 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泡30min(金属器械须加防锈剂);但气性坏疽、破伤风感染等应选用洗净灭菌装置或用200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浸泡作用30min后进行常规清洗。清洗时,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卸,进行彻底刷洗,然后用流水冲净,擦干或晾干,并尽快打包,以免再污染。清除污染前后的器械盛器和运送工具,必须严格区分,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盛器和运送工具应每日清洗消毒,遇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

  (4)快速压力蒸气灭菌或正压排气快速灭菌器见3.1.1.5此法特别适用于应急锐利器材的灭菌。

  (5)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环氧乙烷用于不耐热手术包的灭菌。具体方法见 3.1.6。

  手术缝线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吸收型肠线,非吸收型丝线,尼龙线,金属线等。手术缝线是密封的,灭菌后可长期保存使用的一次性灭菌手术用品,也可在使用前随时灭菌。

  (1)环氧乙烷灭菌:手术缝线号丝线等张力较高的非吸收型手术缝线可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锐利手术器械是手术器械中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器械,这类手术器械各专业手术科室均有,包括普通手术刀、剪、锯及眼科、耳鼻喉科的精密锐利手术器械。这类器械去污洗涤见3.2.2.1。灭菌方法参见 3.2.2.2。

  大量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手术用品,包括心脏起博器,人工心肺机,人工瓣膜,整复手术材料,外科手术刀具,麻醉器材,各种导管,各种内镜,节育器材等。这类用品,不能采用热力灭菌,只能用冷灭菌方法或化学灭菌处理。

  (2)戊二醛灭菌:戊二醛可用于不耐热手术器械的灭菌。如麻醉机附件等灭菌。2%碱性、中性、强化酸性戊醛均可应用,浸泡10h可达到灭菌。具体操作参照3.1.8.1执行。

  传统手术敷料分为纱布类、棉布类和布类三种,包括手术用纱布、纱条、棉球、手术巾、孔巾等。近年来,医用纺织新材料到广泛应用,如聚丙烯伤口敷布,无纺布等,使用方便,安全。手术用敷料都是透气性能好的材料,要求灭菌后干燥保存;一般建议,温度25℃以下10d~14d,潮湿多雨季节应缩短天数;过期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1)压力蒸汽灭菌:除极少数不宜用湿热灭菌的敷料外,手术敷料**压力蒸汽灭菌。

  2)灭菌程序:参照3.1.1.2执行。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敷料包的条件为:121℃,30min。灭菌后迅速排气,敷料包干燥后方能取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灭菌敷料包的条件为:132℃~134℃,4min,脉动次数需3次。

  (2)干热灭菌:凡士林油纱布、纱条的灭菌,蒸汽不易穿透,适宜于干热灭菌。将准备好的纱布、纱条放入盒内,倒入融化的凡士林,待灭菌。需干热灭菌的凡士林纱布、纱条装放不宜太多太厚。厚度不超过1.3cm。置干热灭菌器内,温度160℃,2h。具体参照3.1.2.2执行。

  (1)清除污染:注射器、输液器用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感染病人用后的输液器材,特别是经血传播疾病,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病原体污染的器材和普通病人用于穿刺的头皮针、注射器、针头等,应分别浸泡于中一高效消毒液内消毒,可选用1000mg/L二氧化氧或0.5%过氧乙酸,1000mg/L二溴海因,作用30min~60min。浸泡时,针筒、针头孔内不应有气体,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供应室回收后应全部拆开,根据临床使用特点,分别处理。整个洗涤过程应包括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精洗四个环节。

  1)用自来水清洗,并用适当洗涤剂或加酶洗涤剂洗刷**光亮,再将洗涤剂冲净。

  2)浸泡在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或1000 mg/L ~2000mg/L 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剂中4h以上,用自来水洗净洗液。用蒸馏水冲两次。

  3)亦可将注射器、输液滴管、玻璃接头放入清洗筐中用超声清洗机清洗,然后用自来水冲干净,再用新鲜蒸馏水冲洗两次。

  (4)包装:包装材料注射器用有筛孔容器或双层平纹细布,应清洁后再使用。包布应放在专用洗衣机中或专锅洗净、干燥。注射器等从**后一次用新鲜过滤蒸馏水洗**灭菌开始不应超过2h。

  (2)注意事项。注射器包装时,管芯应抽出,普通铝饭盒无论加盖与否均不能用于装放注射器进行灭菌。

  灭菌后的注射器、输液器放在洁净专用柜中,干燥条件下储存,一般建议,有效期在温度25℃以下为10d~14d,潮湿多雨季节应缩短天数。

  本节规范适用于一般常规使用的诊疗用品(如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子、吸引器、引流瓶、胃肠减压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及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扩阴器等。),包括接触皮肤及浅表体腔、黏膜的器材。

  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腋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乙醇或含有效溴500mg/L~1000mg/L的二溴海因浸泡30min或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30min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口表、肛表等器具,用后应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可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不耐高温的器具如口表、肛表等可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75%乙醇或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或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30min后,清水冲擦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洗净消毒装置进行洗净、80℃~93℃消毒、烘干自动完成,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如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清水冲净,擦干,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在清洁后再次浸泡在含二溴海因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6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有条件的医院可直接放置在洗净灭菌装置内洗净灭菌依次完成,可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及保护医务人员。

  3.4.3.2 清洗可采用流动水冲洗,清洁剂去污,管道可采用酶制剂浸泡,再流动水冲洗干净,再浸泡在相应的消毒剂中浸泡消毒或灭菌。

  3.4.3.3 使用的消毒剂应严格检测其浓度,有效期内使用,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3.4.3.4 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必须保持干燥,封闭保存,避免保存过程中再污染,一旦发现有污染应再次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

  3.5.2.1根据内镜在人体内使用部位的不同,要求对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1)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用前应达到灭菌水平。

  (2) 凡进入破损粘膜的内镜附件也应达到灭菌水平,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3) 凡进入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粘膜接触的内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3.5.2.2选择内镜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内镜的消毒、灭菌应**物理方法,对不耐湿热的内镜可选用化学方法消毒、灭菌。

  (1) 压力蒸汽灭菌:具体方法见消毒、灭菌常用方法;使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则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主要适于能耐湿热内镜的灭菌,如金属直肠镜、直接喉镜金属部分的灭菌,以及能耐湿热的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等的灭菌。

  (2) 环氧乙烷灭菌:具体方法见消毒、灭菌常用方法;适于各类内镜的消毒、灭菌。

  (3) 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消毒需浸泡20min,灭菌需浸泡10h。

  (6) 其它消毒、灭菌方法: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内镜消毒剂和消毒器,具体使用方法按产品使用说明。

  (1) 2%戊二醛浸泡:将洁净干燥后的内镜置于2%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20min,结核病患者使用后的内镜需浸泡45min,灭菌需浸泡10h。

  (2) 自动清洗消毒器:经卫生部批准的内镜消毒器,具体操作按使用说明,注意用该法消毒前,内镜应先用手工彻底清洗。

  (3) 其它消毒剂: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剂,具体消毒方法见使用说明。

  (1) 能耐受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部分或全部,**压力蒸汽灭菌;不能承受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其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或用2%的戊二醛浸泡10h,也可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2) 其它消毒剂与消毒器:经卫生行政部门部批准的消毒剂与消毒器械,具体消毒方法见使用说明。

  3.5.4.1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应做到一用一灭菌,消毒方法**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灭菌或用2%戊二醛浸泡10h灭菌,或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剂与消毒器械进行灭菌,具体方法见使用说明。

  (1) 口圈、弯盘、敷料缸等**压力蒸汽灭菌;或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如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 mg/L的过氧乙酸或2%的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

  (2) 注水瓶及连接管的消毒:用高水平以上的化学消毒剂(如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 mg/L的过氧乙酸或2%的戊二醛)浸泡消毒30 min,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灭菌水,每天更换。

  检查结束后,先清洗吸引瓶,之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min,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消毒软式内镜的槽或容器应每天清洁,再用500mg/L的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或2000 mg/L的过氧乙酸擦拭,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清洁后作灭菌处理。

  软式内镜在每天使用前应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20min,用水充分冲洗后使用;当天检查结束彻底消毒(2%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也可根据G家有关规定执行。

  3.5.5.2 工作结束后的消毒: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对内镜室的环境包括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

  适用于外科手术前后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在进行各种诊疗活动前后手的消毒,以及诊疗过程中需要消毒时手的消毒。

  (1) 消毒刷洗手臂法:在用肥皂流动水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取洗手液涂擦手、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两手交替刷,包括指甲沟、指尖(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的刷约2min,丢弃小刷,以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另取无菌刷蘸取洗手液刷手、臂2min,无菌水冲净后待干,或取无菌擦手巾擦干。

  (2) 先刷洗后消毒手臂法:shou先取无菌刷蘸肥皂液,按以下顺序无遗漏地刷洗手臂三遍,共约10min;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1/2段,每遍3min,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刷洗时,双手稍抬高。每遍刷完用流水冲净。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低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完后,用无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刷洗。

  3.6.2.2消毒手、臂:双手和前臂刷洗完毕,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待自然干或无菌擦手巾擦干后,将胍类(氯己定等)-醇类(异丙醇或乙醇等)消毒液3ml~5ml涂擦于手和前臂,过1min左右即干,然后戴上灭菌手套。

  3.6.2.3连续进行手术的洗手消毒法:若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医护人员在各种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进行各种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3.6.3.1各种治疗、操作前的消毒: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医务人员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如果手被感染性材料污染,应使用有效消毒剂搓擦2min后,用流动水皂液洗净擦干后进行各种操作。

  (1) 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应戴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后用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手。

  (2) 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消毒液揉搓消毒2min后,再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3) 连续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病人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抗菌皂液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抗菌消毒剂搓擦2min。

  (4) 接触污染物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后手的消毒:医护人员接触污染源之前,应戴好一次性手套或乳胶手套,然后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手套用皂液流动水洗净。如手直接接触污物者,操作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含醇或碘手消毒剂搓擦2min再用皂液流动水洗净。

  (2) 当手与病人接触前后或微生物污染源接触后(包括脱掉手套后)必须用皂液流动水或用含醇的手消毒剂洗净双手,包括手部皮肤和指甲的所有表面。

  (3)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如放置血管导管、导尿管,可选用手快速消毒剂进行洗手消毒。

  (4) 外科洗手应将双手和前臂、指甲等彻底洗净后,再按程序作外科手消毒。

  3.7.2.1注射部位皮肤消毒 一般肌肉、静脉或其它部位注射与穿刺前的皮肤消毒。

  (2)用无菌棉签浸润2%碘酊,涂擦注射部位皮肤1遍,作用1min后,再用75%乙醇擦拭2遍,擦净残余碘,干燥后,即可注射。

  (3)用无菌棉签浸润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直接涂擦注射部位皮肤2遍,待半干燥,即可注射。静脉注射时,可用75%酒精棉签脱碘。

  3.7.2.3. 消毒范围: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不小于5cm×5cm。血管内留置导管及其他部位分流导管和引流处每日按要求处理后用无菌敷料封盖。

  (2) 手术和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术前可用除菌皂液擦拭洗净全身皮肤。

  3.7.3.2消毒方法:可按3.7.2.1要求进行,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10cm以上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1) 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手和皮肤的消毒:可采用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3min~5min,或用乙醇、异丙醇与醋酸氯己定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min~5min。也可用氧化电位水冲洗消毒。

  (2) 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皮肤黏膜的消毒:对于污染的手,可用流水、除菌皂液洗手后用5000mg/L碘伏消毒或乙醇、异丙醇醋酸氯己定消毒液搓洗5min,然后用水冲洗。

  (1) 先用5000mg/L碘伏皂液棉球依次擦洗大、小、两侧大腿内侧上1/3,会阴及肛门周围,做备皮处理后用5000mg/L碘伏液棉球涂擦外阴,待碘液完全干燥后(约需3 min~5min)同上法再次涂擦消毒。

  (2) 子宫切除手术前**晚上用有效碘250mg/L的碘伏或5000mg/L醋酸氯己定溶液擦洗一次,手术前2h,重复擦洗一次,冲洗消毒用含有效碘250mg/L或醋酸氯己定水溶液消毒。

  (1) 取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液或1%过氧化氢液含漱消毒。也可用氧化电位水含漱。

  (2) 过氧化氢溶液、复方硼酸溶液等漱口,5000mg/L碘伏或3000mg/L~5000mg/L醋酸氯己定溶液的局部涂抹。

  3.7.6新生儿脐带消毒:用碘酊和75%乙醇处理,也可用5000mg/L有效碘的碘伏处理。

  已获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用于皮肤黏膜消毒的含碘类消毒剂、醋酸氯己定醇类消毒剂等。

  本节规范适用 GB15982-1995 中规定的 Ⅰ、Ⅱ、Ⅲ、Ⅳ 类环境室内空气的消毒。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10cfu/m3,只能采用层流通风,才能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

  Ⅱ 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可选用下述方法:

  3.8.3.1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这种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进入消毒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消毒器,开机器30min后即可达到消毒要求,以后每过15min开机1次,消毒15min,一直反复开机、关机循环**预定时间。本机采用低臭氧紫外线灯制备,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低于0.2mg/m3,对人安全故可在有人的房间内进行消毒。

  3.8.3.2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这类消毒器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加以过滤系统,不仅可过滤和吸附空气中带菌的尘埃,也可吸附微生物。在一个20m2~30m2的房间内,使用一台大型静电式空气消毒器,消毒30min后,应达到G家卫生标准。可用于有人在房间内空气的消毒。

  (2) 有些小型的上述消毒器,经试验证明不能达到上述消毒效果,则不宜用于Ⅱ 类环境空气消毒。用户可查验其检测报告和经卫生行政部门发证时批准的使用说明书。

  这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500cfu/m3。可采用下述方法。

  3.8.4.2 臭氧消毒:市售的管式、板式和沿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均可选用。要求达到臭氧浓度 20mg/m3,在RH70%条件下,消毒时间30min。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大约在关机后30min左右)。

  3.8.4.3 紫外线消毒:可选用产生较高浓度臭氧的紫外线灯,以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作用。一般按每m3空间装紫外线W,计算出装灯数。考虑到紫外线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1m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吸顶安装。也可采用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上述各种方式使用的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一般均应大于 30min。

  使用的紫外线灯,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90w/cm2,使用中紫外线;w/cm2 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测定紫外线强度应采用经过计量部门检定的紫外线 测定;或用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按3.17.4。

  3.8.4.4 薰蒸或喷雾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或中草药空气消毒剂喷雾或薰蒸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

  (1)过氧乙酸:将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 相对湿度,室温下,过氧乙酸用量按1g/m3 计算,薰蒸时间2 h。

  (2)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市售品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成份,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等,一般用量按过氧化氢50mg/m3 计算,采用喷雾法,在相对湿度60%~80%,室温下作用30 min。

  (3)季铵盐类消毒液:采用双链和单链季铵盐,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制成的空气消毒剂。每m3喷1.2ml(折合药物浓度 10mg/m3 左右),作用30min。

  3.8.5.2 中草药消毒剂:有些中草药消毒剂对空气中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可用于Ⅳ类环境消毒,使用方法和用量可按说明书进行。

  本节规范适用于病人日常生活的一些用品(餐具、脸盆等),分泌物和排泻物盛具(尿壶、便器、痰杯等),清洁用具(抹布、拖把等)的消毒。应按照污染程度及潜在危险性,采用清洁或消毒处理。

  影响餐具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清洗的程度,这些器具清洗不彻底,留有食物残渣和油腻时,对消毒效果影响很大。为保证餐具的消毒效果,要严格执行一洗,二涮,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

  3.9.2.1 配膳室餐具的消毒:餐具用后shou先彻底清洗去污再消毒。消毒方法有:

  (3) 远红外线min,消毒后温度应降**40℃以下再开箱,以防止碗盘炸裂;

  (5) 化学消毒: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

  消毒后的餐具不可再用抹布重新擦抹,应用自来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后,存放在清洁密封的容器内,以免再次污染。

  3.9.2.2 病人餐具消毒: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晾干,自己保存,儿科病人的餐具应统一由配膳室收回,按配膳室餐具清洗,消毒常规处理,患儿不应自己保管餐具。一次性餐具用后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

  3.9.2.3 婴儿奶瓶等消毒:婴儿奶瓶、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净后,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奶头用清水冲净,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从水沸腾时算起,不得小于15min,干燥贮存,24h更换。

  消毒处理后的餐具要求:清洁,干爽,无油腻,无油垢,无污物,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致病菌。

  3.9.2.4 传染病人餐具消毒:传染病区餐具应单独处理,个人专用。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3.9.3.1公用痰盂:用清水冲洗干净,浸泡于500mg/L有效溴的二溴海因或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中30min冲洗干净,备用。

  3.9.3.2个人专用痰杯:根据痰量及时更换,非一次性痰杯用后洗净,煮沸消毒20min或以10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min,洗净,干燥保存备用。一次性痰杯用后焚烧。

  个人专用,平时保持清洁,患者出院后,先清洗去污后,浸泡于有效溴500mg/L~1000mg/L的二溴海因消毒剂内,消毒20min,取出冲洗干净,或煮沸消毒20min备用。传染病人脸盆先用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消毒液浸泡30min,取出冲洗干净,或煮沸消毒30min,备用。

  3.9.5.1 病房便器:用毕倒掉粪尿,有污垢时用清洁剂去污,清水冲净后,浸泡于1000mg/L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消毒液内30min取出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3.9.5.2 重症病人便器:个人专用,每次用毕倒掉粪尿,刷洗干净继续使用,每周消毒2次,方法同普通病人便器常规消毒法。

  排泄物及呕吐物按3.15中要求处理后粪尿倒入厕所,便器以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用清洁剂刷洗干净,再浸泡于500mg/L有效氯消毒液30min,取出冲洗干净备用,消毒液每日更换1次。

  3.9.5.4 共用坐式便器:每日用5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消毒液抹洗坐板及盖板,便器外表面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采取一床一巾湿扫法,用后在250mg/L有效溴的二溴海因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3.9.6.2 用于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抹布分别使用,不得混用。用后250mg/L有效溴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使用时可用500mg/L有效溴消毒液擦拭消毒。

  3.9.6.3 拖把:应有明显标记,严格分区使用。①一般病室、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走廊每次使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②病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 min后,用拖把拖干净,拖把用500mg/L有效氯或溴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③传染病区,使用后应先消毒,用1000mg/L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消毒液浸泡30 min,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5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浸泡30 min,悬挂晾干备用。

  本节规范适用于 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Ⅰ、Ⅱ、Ⅲ、Ⅳ类环境室内物体表面的消毒及医院各环境表面消毒。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II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I、Ⅱ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5cfu/cm2。

  医院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由于人员的流动量大,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1)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次~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二溴海因消毒剂200mg/L~500mg/L消毒,作用30min,致病性芽孢菌污染用1000mg/L~2000mg/L作用30min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3) 对结核病人污染的表面,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或二溴海因消毒液擦洗。

  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表面,如霍乱、炭疽等可用有效溴或有效氯1000mg/L~2000mg/L作用30min消毒。

  对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孢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或有效溴250mg/L~500mg/L、2000mg/L与2000 mg/L~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50ml/m2~200ml/m2。

  3.10.2.3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内用品有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或季胺盐类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

  (2) 紫外线)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m~2m。

  2)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周~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照射时间根据灯管强度及所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定,时间不得少于30min。

  包括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参照3.10.2.1与3.10.2.3的方法进行。

  3.10.2.5床单位的消毒:床单位包括病床、床垫、枕芯、毛毯、棉被、床单等。臭氧消毒,可采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按说明书操作。

  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Ⅲ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10cfu/cm2。可以采用以下消毒方法。

  3.10.3.2喷洒或擦洗 配制1000mg/L洗必泰溶液,对各种污染的表面进行喷洒或擦洗。

  3.10.3.3各种物表及台面消毒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化验室的各种物表及台面等每日用300mg/L~50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

  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Ⅳ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5cfu/cm2。消毒方法方法参照3.10.2方法执行。

  (1)桌椅等表面的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擦1次,地面用湿拖把擦1次,禁用

  干抹干扫,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


734-883-7967
网站地图|XML地图